执业医师,临证30余年;
泰安市、泰山区市区两级传统医药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经方标准化诊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干支象数医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员。
自幼习医,宿尚方术。为提高治病救人的本领,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医易同源的研究,对于传统术数与疾病占诊及治疗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完善伤寒钤法理论体系
「伤寒钤法」自金元时期马宗素等人首传于世之后, 在中医历史上代有传人。作为泰山一脉「伤寒钤法」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前人的基础是,多年耕耘于「伤寒钤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守正创新,渐有突破。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修改钤法理论中的一些错误。②善于运用经典,把《内经》、《难经》理论和伤寒钤法进行有效衔接。③极大地提高钤法临床疗效(逐步破解伤寒钤法难点问题,使得「完全按照书本上的方法应用,临床的验证率很低,只有30%~50%的应验率」,逐步提高至90%以上。④整理钤法文献,总结临床经验,完成相关书作。
出版伤寒钤法著作,研发现代化诊疗软件
出版发行《天行医教——“伤寒论密钥”》(2018年5月,伤寒钤法专著,录有伤寒钤法推演步骤图解及六病医案),主持编纂《伤寒钤法校注大全》(曹乐斋先生的《运气掌诀录》,《普济方》所载相关《伤寒钤法》,《薛氏医案》所载《伤寒钤法》,熊宗立先生的《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等古籍进行重新点校和新注),出版发行《 经方诊疗标准化教材 》 (第一版)(综合各版本 《 伤寒钤法 》 相关书籍,提炼其精华,首次公开了 《 伤寒钤法 》 主病行流推演后怎么在桂林古本 《 伤寒杂病论 》 中去找对治的处方)等书籍。
辅助研发「中医之华中医经方诊疗标准化 AI 开方系统」(智慧中医辅助诊疗平台,诊疗经验智能化传承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该软件集合古今全国各地经方大家的临床智慧, 是伤寒论学术研究中「气化理论」和「方证相应理论」的完美结合,具有患者体质判断、预知疾病加重和复发日期的功能。
这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现代化诊疗系统的与运用,为方便后学研习、精准运用《伤寒论》中的处方,大开方便之门。
拟定新冠肺炎的中医临床分期,建立新冠肺炎的经方诊疗标准化方案
在2020年世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期间,根据《伤寒钤法》理论架构,分析本次疫情相关年份的五运六气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症状表现,写就多篇疫情相关论文,尝试拟定新冠肺炎的中医临床分期和建立新冠肺炎的经方诊疗标准化方案。组织团队,经过临床验证,筛选出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中草药配方,阻断新冠状病毒入侵机体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