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为精品小班,满10人开班,面授地点:深圳。
开课时间:日期待通知,两天课程
以五运六气推演指导经方运用,屡起沉疴于指掌之间。
「伤寒钤法」,古人称其为「神医的摇篮」,也是打开《伤寒论》宝山的钥匙,「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可以说,掌握了钤法要诀和治病模式,就具备了成为一名良医的基础。
「伤寒钤法」是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立论本怀、心法秘诀和书写纲要。自金元时期马宗素等人首传于世之后, 在中医历史上代有传人。近现代泰山一脉前三代传人做了梳理挖掘与临床实践,传至第四代人王相钧时,其人多年耕耘于「伤寒钤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守正创新,渐有突破。
泰山伤寒钤法流派,是以古典医籍《伤寒钤法》为依据建立的伤寒气化论学派,该法融汇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和《伤寒杂病论》经方,是一种以五运六气推演指导经方运用的诊疗方法。该法主张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来推求六经营卫辨证和脏腑虚实辨证,并得出所对应《伤寒论》条文、相应经方,以及评估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伤寒钤法临床实战先行者」王相钧老师,专于伤寒钤法(按日时受病施治),淡于诤论,崇尚实践。其占诊疾病,多依古圣遗法:推步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上下临御,生克顺逆,以定五脏六腑之虚实,以合经络气血之流注;而知疾病之候,汗瘥之日,死生之期。其处方剂,多依医圣张仲景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经方,不尚加减,屡起沉疴于指掌之间。
伤寒钤法面授筑基班,以五运六气为主线,贯穿联系中医四大经典,坚定纯正中医思维,开展学术研究。以《黄帝内经》真至圣贤四圣为目标,打造中医人的修行之路。
课程特色
王相钧老师总结「伤寒钤法」疗法具有的特色,开展钤法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利用「伤寒钤法」的立论框架,融汇《黄帝内经》和《难经》精华,比如内经中「病机十九条」及八虚理论;经脉「是动」「是主」主病法则。《难经》中五邪致病理论,五色致病理论,五音、五味、五嗅、五液致病理论等,以及《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所主,扩展和完善伤寒钤法理论体系。
其次,整理归纳伤寒钤法各版本的异同,传承其精华,并加以守正创新。在伤寒钤法原有术数模型构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造。在伤寒钤法学术界,首先公开薛氏医案所载伤寒钤法中记载的推演错误问题;首先公开主病行流法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诊疗对应关系。
再次,反对不结合四诊,单独应用医算方法直接开具处方的做法,认为「伤寒钤法」是辅助中医师诊疗的一种运气心算技巧。并且对伤寒钤法进行临床验证和改进研究,并将其研究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验案数据。校正了伤寒钤法传承中的部分错误,在钤法应用中善于运用《难经》《黄帝内经》理论,极大提高了伤寒钤法的临床应用准确率。
最后,该法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精准性和可复制性,疗效可重复性,对经方诊疗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亮点
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学习岐黄医道,了解伤寒钤法的基本内涵和思想架构,培育伤寒钤法的标准化思想,掌握运用五运六气推演、指导经方运用的诊疗方法。
学会主病行流推演和六气求病推演法,准确判断患者体质、预知疾病加重和复发日期,提升对疾病的评估、转归和预后判断水平,提升对《伤寒论》条文和相应经方的掌握程度,提升对《伤寒论》中「气化理论」和「方证相应理论」结合的运用水平,提升经方应用水平。
学员可填写申请表,在师生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确立师承关系,签署师承合同,纳入非遗传承谱系。通过考核后,可获得「非遗泰山经方(伤寒钤法)继承人」的结业证书。
参加筑基班的同学,依据个人能力、资质水平,有望获得参加高级班和弟子班的资格,并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减免部分学费的福利。
在承认「伤寒钤法」是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立论本怀、《伤寒论》是医圣按照日干支五运六气学说「伤寒钤法」而逐条写就的、承认王相钧是目前伤寒钤法(经方标准化诊疗法)传承人的前提条件下,学员可以在本单位以非遗传承工作室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课程内容
伤寒钤法历史源流传承。
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的底层逻辑及使用望闻问切简易法门。
难经诊病法:五色、五液、五声、五味、五嗅诊病法详解。
难经诊病法指导开具经方讲解。
经方的药物古今结合剂量开具方法。
毒副作用较大的中药注意事项。
经方煎煮法以及散剂、丸剂的制作方法。
所有脏腑病中五运六气推演主病、行流的方法。
伤寒钤法脏腑病推演后相应的经方治疗方案。
预知患者的疾病未来发作高风险日及干预方法。
伤寒钤法指导针灸等其他中医技艺应用启发。
中医自我修行法门
备注:现场分发《泰山经方标准化诊疗法》、《经方用药》、《五诊习题》、《主病行流基础知识与习题》等内部教材,《难经》、《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书籍。